北投人文


人文北投,融匯知性與感性的樂活環境!



見證北投溫泉歷史: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公共浴場」,由日本時期的台北廳長井村大吉下令擘劃,總督府建築設計師森山松之助監造,完工於1913年6月17日,為和洋折衷風格的雙層建築,亦為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當時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浴場所建,二樓休憩區設有涼亭、換鞋玄關以及可供遊客泡湯後乘涼的榻榻米大廳。

              大廳旁另有一突出平台「望樓」,可在此欣賞北投山光水色,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抵台視察,亦曾至北投參觀公共浴場與考察溪中的北投石。為此浴場還在二樓增建「御休所」供其休憩,其位置就在現今溫博館的視聽室。

                一樓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由圓拱列柱圍起的羅馬風格大浴池以及浴池外側迴廊牆上的鑲嵌彩繪玻璃窗花,兩者一同塑造出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戰後公共浴場曾作為中山堂、台北縣議會招待所、民眾服務處、民防指揮部與光明派出所等使用,因管理單位更迭而終至荒廢。

                直到1994年,由一群北投國小師生在鄉土校外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形同廢墟的北投公共浴場,為保存古蹟及空間再利用,這群孩子、社區居民及文史工作者一同發起連署陳情書,希望保留浴場。歷經不斷的溝通與協調,北投公共浴場終於在1997年經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19981031日在地方熱心居民與臺北市政府的斥資整修下,以「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名正式重新開放使用。

                現今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展示配合古蹟再利用的空間使用,一樓規劃為「北投溫泉浴場展示區」、「北投石展示區」以及「溫泉北投展示區」;二樓規劃為「北投溫泉鄉發展史展示區」、「望樓展示區」、「榻榻米活動大廳展示區」、「多媒體視聽室展示區」、「北投產業展示區」、「台灣好萊塢展示區」與「進北投特展室」。



百年驛站再現:新北投火車站

                新北投車站與新北投溫泉可謂同期開發,日本人建造了北投公園與北投公共浴場,遂讓新北投開始成為了溫泉觀光景點,而肩負起運輸任務的鐵路「鐵路浴場線」也從淡水鐵路延伸過來,並在1916年,新北投車站的前身「新北投乘降場」竣工啟用。1988年,台鐵北淡線鐵路更換軌道與機電設備成為「台北捷運淡水線」,北淡線鐵路延伸出來的新北投也同步變成了捷運「新北投站」。而舊車站則被移往「台灣民俗村」做保留展示,在 2016 年才開始移轉回現在新北投捷運站旁,2017年正式對外公開展示,現在除了展示歷史建築、照片外,定時還會有展覽以及紀念品販售,2019年也將引入當年的台鐵車廂做更大的展示規劃。


記錄戰爭的建築形式:梅庭

                梅庭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建築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並俯臨北投溪,景觀視野優雅舒適。
                
                梅庭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民宅建築,順應地形而建,共分上、下二層,經考究其牆面施工,為防潮隔間灰漿牆,木條架上內層以「赤泥土沙」鏝抹,外層以白灰漿粉飾;外觀是以石砌台基、魚鱗牆板、黑瓦、木隔櫺為建築風格。下層為鋼筋混凝土造,是作防空避難室用,可直通後院,其日式建築構造與地下防空壕,呼應著對面大型防空壕的種種特殊意義,皆具其歷史價值。


綠建築指標:北投圖書館

                座落在大自然中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台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整棟建築主要由木頭建造而成,就像一座藏身在森林中的樹屋。不僅有小溪流過,更有大樹環抱,周圍環境美不勝收,不論是前來休憩、看書的居民,還是慕名而來的遊客,不分平日或假日,總是坐滿了在這裡享受書香與自然氣息的人們。北投圖書館在2006年落成時,便吸引了許多懂得享受生活品質的民眾,因為它不只是閱覽的空間,外型亦像是一艘木船,因此被美譽為「知識方舟」。
                 除此之外,圖書館中也有節能、環保的設計因而拿到了內政部頒發的第一個綠建築「鑽石級」標章。總而言之,北投圖書館可說是結合閱讀、遊憩、節能三種功能的優質建築,館舍總面積約六百五十坪,地下一層、地上二層,館藏約六萬餘冊,以「生態保育」為館藏特色。


看見澄石~為何愛北投(影片)



引用原文出處 : 新北投薇閣名校景觀豪宅 用誠實打造正能量傳家堡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7/5/n11365623.htm